遇到高手时,我们一定要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
很多人碰到高手会习惯性的嫉妒、讽刺,其实大可不必。所有的人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一定是过去做过什么或者经历过什么,才能有今天。我们之所以还没结果,很可能是因为我们还没遇到那样的经历。
所以当我们今天遇到了一个能力强的人的时候,我们应该感到高兴,因为又有一个机会可以向对方学习了!
你可能问:他不教我,怎么办?其实,很少有人主动教别人的。你可以观察他是怎么工作的,通过观察学习。
你可以主动向他请教,问这个重要的问题(这是一个既建立关系,又启发思考的好问题):你这个做得太好了。你是怎么做到的?
你还可以用其他方式跟他建立更好的关系,让他愿意教你。比如,你有你的强。你用你的长处去帮助他们,这样他出于“互惠”这个人类本性,会更愿意教你。
孔子在《论语》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但不一定正确理解了。
这句话说的是:我跟甲乙两个人在一起(这就是“三人行”),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甲在某方面强(“善者”),我向他学习这个长处。乙在某方面做得差(“不善者”),我也把他作为老师,对照自己,如果有同样的毛病,我就改掉。
如何深度学习,向高手靠拢?
在迈向高手的道路上,一定是需要我们去深度学习的,浅薄的学习带来的只有认知,无法真正由内而外改变一个人。
1、获取源头的知识,不带加工成分的
在今天很多时候,我们阅读到的信息都是经过多轮加工的,很多最初一手的信息已经离我们非常遥远。但是如果要真的学到最正统的内容,就必须是尽一切可能获取并亲自钻研一手知识。
比如,我们可以读经典、读原著,甚至读学术论文,而不要去读翻译过来的。经典的一手知识已经经过时间的沉淀,其价值已被证明,值得精耕细读。我们要放弃那些譬如几分钟读完一本书、每天学习一本书、10堂课教你学会XXX等等的干货幻想,虽然这些方法也能带来一些启示,但终究是支离破碎、被人咀嚼过的。
亲自钻研虽然更艰辛,但能感受到深度理解产生的真正快感,这比吸收浅薄的二手知识不知道要舒服多少倍。
而读书这件事更是不要请人代劳,从长远看,终归是要自己获得挖矿的能力的。
2、将这个新知识在脑海中形成一套系统
尽可能用自己的话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每读完一本有价值的好书,就用写作的方式把作者的思想用自己的语言重构出来,尽力结合自身经历、学识、立场,去解释、去延伸,而不是简单地把书本的要点进行罗列。
因为简单的知识陈述无法达到深度思考的效果,只有做到知识转换才能用旧知识体系对新知识进行深度缝接。所以在重构时,我们可以只取最触动自己的观点,其他观点可以放弃,即使它们很有道理。
如有机会,我们还可以花足够长的时间去打磨一个主题或观点,当一个你精心打磨的作品打动了别人,它产生的影响力将远比每天都写但缺乏深度的思考要大得多。
而且,写作具有复利效应,我们写的文章随时可能被他人读到,这样也间接达到了讨论交流和教授他人的目的。
我相信每个人应该都听说过“蝴蝶效应”,这个效应在社会学界用来说明:一个坏的微小的机制,如果不加以及时地引导、调节,会给社会带来非常大的危害,戏称为“龙卷风”或“风暴”;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只要正确指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将会产生轰动效应,或称为“革命”。
所以,一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小小的动作,很可能在整个系统中就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而在这种情况下,拥有系统思维的人,就拥有透过现象,看破本质的能力。
因为事物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是联动的,互通的,看透系统内部的运作规律,发展方向,掌握事物的本质,才能让我们对事物洞若观火,成为掌控全局的高手。
高手跟普通人的差别,本质不是由于努力,也不是由于选择,而是由于思维模式的不同。很多人认为选择很重要,但是如果一个没有强大思维模式的人今天哪怕“天上掉馅饼”下来,可能他都不认为这是个“馅饼”,反而认为这是个“坑”。
3、将这套系统输出成一套成果对外分享
学习不止读书,生活经历同样可以被深度学习。比如《好好学习》一书的作者成甲就非常注重反思,他每天早上大约要花2小时进行复盘反思,还要求自己的员工也这样做。
他在书中花大量笔墨阐述了反思的方法和好处,他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年龄,甚至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经验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
而在每天进行凡是之际,我们更要时刻的把我们脑海当中的所思所想分享出来。
这个过程中,很多人会问一个问题:那假如没人听我分享怎么办呢?
我认为,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自己录一段5-10分钟的语音进行总结,我们俗称为“打卡”。
通过持续反思,很多没想明白的事情想清楚了,很多模糊的概念变清晰了,很多看似并无关联的事情居然有了底层的联通。持续反思就能让我们对生活细节的感知能力变得越来越强。从生活中获得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从而真正变成每日精进的人!
文|周泰戎
图|Freepik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国海管理咨询公众号,感觉一个人能力很强的时候,往往是一种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