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城市,指的是既强调生态平衡、保护自然,又注重人类健康和文化发展的城市建设。
2022年,全球人口约为79亿,城市人口正消耗着全球近80%的能源总量,制造全球约70%的垃圾,所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占全球70%,而这一比例还在持续增加。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包括日本东京的3,740万人、印度德里的2,490万人、中国上海2,630万人、巴西圣保罗 2,180万人,和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的2,170万人。这些城市在可持续方面是否做好足够措施,确保能持续生存至下一个世纪?
重压下的环境
就业和发展机会促使人们前进城市定居,人口密度的增长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根据《国家地理》的一项研究显示,高密度城市正面临着贫困和环境退化的两大问题,当中最关键的领域包括:
- 空气质量差
- 水质差
- 可用水量不足
- 废物处理问题
- 能源消耗量过高
- 因城市发展而增加了山洪等环境灾害的风险
- 因环境污染及新建筑而树木数量减少
- 因有毒物质和汽车量的增多、栖息地和食物来源的丧失,导致动物数量减少
引领未来生活的绿色城市
这6座城市,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正走在前端。
1. 奥地利维也纳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拥有近200万人口,占全国人口近三分之一,在绿色规划上有实质性的策略。
2014年,维也纳市议会通过了《维也纳智慧城市战略框架》,是一项实现维也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措施,当中包含三大策略:一是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二是最大限度地节约利用资源;三是在各个领域进行社会和技术创新。其中定下的目标,包括到2050年,将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从3.1吨减少到1吨、确保维也纳50%的总能源消耗来自于可再生能源,以及到2030年,将机动车辆保有量从28%减少到15%。
维也纳也争取到2050年,只启用非传统燃油系统的交通工具。奥地利还投入了资源,欲将维也纳发展成科学与研究重镇。
目前,将近一半的维也纳居民正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全市也有超过50%的土地为绿地空间,城市近郊也建有城市公园、步行道和国家公园,让人民能随时贴近大自然。
2. 德国慕尼黑
德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国民具有极高的生活水平,这一标准也展现在慕尼黑的绿色倡议中。
虽然欧盟提案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欧盟最终能源消耗的40%,但慕尼黑早已放眼更高的目标,争取到2025年达成100%洁净电力生产。
近年来,慕尼黑已投资了数十亿美元于清洁能源项目中,在市内及周围国家和地区设置数十个太阳光电电厂、水力发电厂等,包括位于洛伊萨赫河的全球第一个竖井水力发电厂,以及于西班牙设置的太阳热能发电厂。
慕尼黑也拥有高效的交通运输系统,能减少城市在未来的汽车保有量。另外市内也充斥着绿意公园,经常让慕尼黑被列为全球最适合步行的城市之一。
3. 德国柏林
就如慕尼黑,德国首都柏林也逐渐成为世界领先的绿色城市之一。拥有300万人口的柏林,一直以来都以发展完善的自行车道设施闻名,而且自行车道比例不断提高,能舒缓交通拥堵的现象。
据估计,每1,000名柏林居民,就有710辆自行车。而2010年每天共有50万人骑自行车出行,占总交通量的13%。
当地也提供互动式旅游资讯,向民众分享关于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如何保育自然生态。柏林的住所都装置了过滤系统以处理和循环废水,并用其来灌溉顶楼花园的植物。
4. 西班牙马德里
马德里不仅拥有雄伟壮观的历史建筑,也是欧洲人均植被最多的城市。它也是日本东京之外,拥有全球最多排列树木的城市。
马德里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造上做了大量投资,将建筑与植物结合,让市民能够在15分钟脚程内进入到绿色空间。这里的绿色休闲活动就包括乘坐太阳能游艇、步行和自行车游览等。
为了提高能源效率,马德里还提升了公共照明基础设施,并从2018年起将计程车改为更环保的车型。
5. 巴西圣保罗
拥有超过1,200万人口的圣保罗,非常重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制定了多项举措来减少市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首先,为了减少运输农产品时所产生的碳排放,圣保罗全市就设立了近200个农夫市集。早在2009年,圣保罗就是全巴西第一个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气候计划的城市。
其废物管理系统,利用垃圾填埋场沼气为热电厂发电,既能生产清洁能源,也能减少甲烷排放量。
圣保罗也通过自行车共享计划和打造自行车基础设施,来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6. 英国曼彻斯特
曼彻斯特是英国和世界上最环保的城市之一,多年实行许多强有力的政策,并投资于公共交通和自行车道,在减缓碳排放问题上取得了良好进展。
曼切斯特也积极响应气候行动,包括在2038年实现碳中和、教育民众有意识地消费,并且尽可能回收和再利用。
此外,曼彻斯特位于市中心绿化带,能防止城市扩张,周边的乡村生态环境也在严格的建筑许可下受到保护。
原文 | Mike Huynh
图 | Getty Images
原文 “Green Metropolis” 刊登于 The CEO Magazine – Asia Edition 6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