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ESG投资在全球发展得如火如荼,而这个投资领域也是瑞士宝盛私人银行(Julius Baer)的战略重点之一。瑞士宝盛亚洲基金咨询部主管陈紫婷表示,回顾2022年,经历了几年显着的资本流入ESG以及可持续金融领域之后,市场的整体表现趋向平淡,“即使那些以ESG因素为主要投资目标的基金,也未能幸免于俄罗斯与乌克兰战争所引发的市场动荡。然而事实证明,这些资金的流动比大盘更具弹性。”
陈紫婷指出,与去年面临大量资金流入的传统基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可持续基金资产的流入仍处于正值区域。尽管基金流远低于2021年,这个数字正在显示出改善的迹象。
据晨星报告统计,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可持续基金资产流入370亿美元,分别比第三季度和第二季度高出50%和22%。然而,区域和国家层面基金流入情况喜忧参半,净新资金反弹仅出现在三个地区——包括主导市场欧洲、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世界其他地区则出现资金流出。
对ESG的误解阻碍增长反弹
谈到对ESG投资增长反弹的障碍,陈紫婷表示,在可持续性方面表现良好,且具有优秀的ESG评级的公司,以成长型公司居多。“由于通货膨胀率不断高涨,加上利率上升和潜在的衰退风险,这些公司因转向价值型公司而蒙受损失。此外,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上涨,导致能源股表现强劲,促使许多投资人士,尤其是已将化石燃料完全排除在投资组合之外的投资者,将会重新考虑投资偏好。”
陈紫婷指出,市场人士也可能误解了ESG会导致通货膨胀,从而阻碍了增长。“一般人士的误解是,以ESG投资为主题的活动或项目,将削减传统能源形式的投资,造成石油和天然气短缺、价格飞涨,最终导致消费者的成本上升。实际上,它是许多问题的顶点,而俄乌战争导致的供应短缺是最为关键的课题。”
陈紫婷补充,近年来ESG领域的飞速发展,也吸引了许多不良行为者,他们希望利用可持续发展的上涨趋势从中牟利。“评级的不一致,掩盖了符合ESG原则的条件,导致投资者缺乏信心。”然而,陈紫婷表示,更好的信息披露不仅会让企业受益,还会让企业获得更大的信任,这可能会影响企业的收入和资本成本。
ESG投资将何去何从?
虽然最近金融市场的下行走势让ESG投资备受考验,但近几个月似乎是对该策略能否健康发展的审视。陈紫婷分析:“ESG投资目前正处于巩固阶段,这对于任何成熟周期来说都是正常的。”
她表示,可持续基金在2022年的业绩或许比不上往年,部分原因是前一年化石燃料的表现特别优秀。然而,可持续基金的回报并没有显着减少。“我们认为,最近ESG的投资递减,主要是因为乐观情绪普遍受挫,而不是战略本身的失败。因此,我们需要更稳健的数据来提振投资者的情绪。”
陈紫婷解释,投资者需要了解可持续投资需要更长的时间跨度,而且不一定受到传统宏观经济变量的短期影响。这是因为公司需要时间来转变业务和流程,以实现ESG目标,而这些目标应该反映出公司的长期绩效。
“就目前而言,政府可能更倾向于能源安全,而不是碳强度。但高能源价格无疑是向可再生能源转变的催化剂,这种转变已经在进行中。因此,我们认为整合ESG原则将对企业、投资者和社会持续有利。随着能源价格企稳,供应问题逐渐消退,这种情况将尤其明显。”
“ESG投资目前正处于巩固阶段,这对于任何成熟周期来说都是正常的。”
2023年迎来崭新阶段?
瑞士宝盛亚洲投资促进与方案部主管黄佩丽认为,尽管ESG投资在去年放缓,2023年或将是一个崭新阶段的开始。随着ESG投资越来越普遍,银行也需要作出调整,将可持续性风险纳入整体风险管理框架。重要的是,这也必须整合到投资咨询流程中。“瑞士宝盛拥有一个专有的ESG评级系统,该系统主要基于细粒度的ESG数据,并以系统的方式整合了我们内部专家的专业知识。”
黄佩丽指出,尽管该行缺乏对传统能源公司的投资,但在持续的能源危机中,瑞士宝盛的投资组合中以可持续发展为重点的战略的表现优于传统能源公司。
“这证实了我们的信念,即ESG有助于更好地识别和理解结构性业务增长,以及负责任的企业行为,这两者都是财务业绩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能对投资组合管理产生积极影响。”
黄佩丽表示,从分析师的观察得知,大多数投资者在情感上与他们的投资组合息息相关。“因此,除了提供必要的监管分类,我们还聚焦于确定与气候、生物多样性、治理或社会事务相关的关键ESG主题,使投资者能够根据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和信仰定制投资组合。因为我们认为,可持续性这项课题非常主观,不能用一刀切的方法来看待。”
ESG投资在中国:起步较晚却渐成主流
2023年伊始,中国责任投资论坛发布了《2023年中国责任投资十大趋势》,点燃了市场对这一新兴话题的兴趣。
ESG作为一种关注环境、社会和管理绩效,而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估值标准,在中国市场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成为衡量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新标尺。
随着中国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双碳”战略不断推进,中国国内资本市场越来越关注ESG。投资ESG已成为主要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宣布力争2030年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者,需要以实际行动向绿色低碳商业模式转型,而ESG是关键。
目前,ESG全球主流指数评级显示,中国企业中涌现了不少“优等生”。展望未来,在“双碳”战略的引领下,中国企业ESG发展或将迎来弯道超车的机遇。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ESG投资市场起步较晚。但随着近年来ESG标准指引、评级体系和企业实践的不断完善,中国ESG投资也进入了快车道。
2022年11月,中国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政策环境加强支持民间投资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投资体系,充分学习借鉴国际经验,结合国内资本市场、绿色金融等方面的具体实践,研究开展投资项目ESG评价,引导民间投资更加关注环境影响优化、社会责任和治理机制完善。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力指导委员会委员、社会价值投资联盟主席马蔚华,近日接受媒体访问时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基金在中国认可ESG投资理念,这必然引导企业更加注重自身的ESG建设。“ESG可以引导和推动国内企业按照更高标准走出去,融入国际大循环,实现高水平走出去和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符合开放发展的理念。”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企业和市场,将对全球ESG发展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陈紫婷,瑞士宝盛亚洲基金咨询部主管
黄佩丽,瑞士宝盛亚洲投资促进与方案部主管
文 | 钟俊强
图 | Getty Images